工伤纠纷、欠薪讨薪一直是建筑劳务行业矛盾纠纷最集中的领域,让一线工人发愁、让建筑劳务企业头疼。逢年过节,这些用工矛盾更是容易集中爆发。然而,在汇聚了十余家全市龙头建筑劳务企业的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企业负责人们却无需担心这类问题。
“碰到纠纷,我们就启动金字塔三级纠纷调解机制。从项目工地到企业,再到园区平台,不管什么‘老大难’问题都可以一层一层被化解。”该园区入驻企业浙江广宜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新球一语道出了秘诀。
笔者了解到,所谓金字塔三级纠纷调解机制,指的是江北人力资源产业园创新建立的项目、企业、园区三级纠纷调解机制。该机制通过畅通劳资矛盾争议处理通道,抓住矛盾发生的关键“七寸”,最大程度上避免工伤纠纷、欠薪失信事件发生。
项目一线调解平台
防患于未然
“每一个施工项目开工之时,我们就会派一名劳务管理员到现场。除了核实是否签了劳动合同和参加了工伤保险,以及是否存在童工、超龄、重大疾病等用工问题外,一旦发现存在用工问题,就会向建筑劳务公司反馈督促解决,并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预警,协调总承包方解决可能发生的纠纷矛盾。”唐新球介绍,项目一线调解平台是纠纷调解机制的第一级,秉承“治未病”的理念在源头前线化解纠纷,真正把工作做在了前端。
前不久,江北一在建工程建筑工人舒某在进行作业时受伤。劳务管理员第一时间送其就医,并垫付了医药费。经过及时治疗和住院休息后,舒某恢复情况良好,劳务管理员随即带其进行工伤鉴定,后续通过一系列流程,舒某顺利地拿到了相应的赔偿。“在处理工伤事故赔偿上,需要我们及时与工人沟通、普法,让他们通过工伤保险能够合理合法拿到应得的赔偿。”广宜公司一劳务管理员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时深有体会。
企业综合调解平台
提高效率
第二级企业综合调解平台则是由企业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的,调解第一级平台的“漏网之鱼”或者重大纠纷事件。浙江广宜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丁师傅调解室”就是其中之一。
“有问题找丁师傅。”如今,在辖区建筑工人心里,“丁师傅调解室”已经成了“娘家人”。“丁师傅”叫丁文俊,是个“80后”小伙子,2008年入职公司,并于2018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一直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的矛盾纠纷处理,至今已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
在丁文俊的办公室,两个大大的柜子里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几年来经手过的案卷。“其实工地上的矛盾纠纷情况很类似,对于工人的诉求,我们也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所以通过几年的工作积累,我和同事也整理出一套套调解方法,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疏导,碰到不合理要求的情况时我们也会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这样一来,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丁文俊告诉笔者。
此外,笔者注意到,在办公室里还有一台手机,其登录的微信聊天界面也在实时滚动着一线工地的情况。“我们这个手机24小时开机,工人们可以随时拨打这个热线电话求助。此外,工地的劳务管理员碰到问题也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能从法律角度予以指导。”丁文俊介绍。作为调解室的一员,丁文俊充分发挥“娘舅”丁师傅的调解方法与工作经验优势,至今已提供法律咨询300多次。
在由“丁师傅调解室”这类草根调解室组成的第二级企业综合调解平台里,工人、分包方、劳务公司等多方共同参与,根据用工合同和法律法规合理合规化解矛盾。对于争议较大的事件,劳务公司会预先垫付工人工资或医疗费,保障一线工人权益,然后再与分包方对接处理,以提高调解效率。
第三方联合调解平台
多方合力
“碰到连丁师傅都束手无策的情况时,我们还可以求助第三级纠纷调解平台。”唐新球说。据悉,第三级纠纷调解平台是由江北区总工会、司法局、人社局、法院等组成的联合调解平台,涵盖了劳动关系预防、预警、调解及其相关服务。作为第三方沟通渠道,该平台为企业和员工搭建沟通桥梁,多方合力调解纠纷,化解员工劳务矛盾,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来自重庆的雷某某于2017年5月在江北一工地做工时,右手不慎骨折,后到医院住院治疗多日。经认定,雷某某所受伤害为工伤,鉴定构成十级伤残。之后,雷某某与工地方就工伤补偿金额事宜一直没谈拢。接到情况反映后,联合调解平台积极参与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雷某某与公司达成一致。
“自从产业园把建筑劳务企业都集中起来,不仅服务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而且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也有了更好的保障,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以往包工头拖欠工资、不履行合同甚至不签用工合同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江北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由园区明确规范程序,并通过整合园区企业力量,组团针对共性问题与区人社、司法等相关部门对接,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做到了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江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金字塔三级纠纷调解机制紧紧围绕“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开展各项调解工作,全力预防纠纷发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级机制让工人更有归属感和信任感,也为行业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解法。”江北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肯定。
据统计,金字塔三级纠纷调解机制确立至今,共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500多次,受理并调解各类矛盾230件,调解率和化解成功率、调解协议履行率均在99%以上。